数据化选品要点——数据类型,更新时间,生产对接

最后更新于:2023-02-13 01:55:27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收听我的喜马拉雅节目,我是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实战的作者徐鹏。易路代理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数据化选品,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数据化选品的三大要点。第一个叫数据类型,第二个更新时间,第三个生产对接。第一个数据类型。很多做数据化选品的时候,我们的数据只抓取了排名数据。排名数据就是一个基本的数值型数据类型。后期如果你要优化你的数据化选品,肯定还是要抓取图片的。但是我们最近不讲图片,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图像识别,它会有更高的难度。我们只讲排名型的数据化选品的数值类型。数据类型我们主要抓的就是一个大类排名,其次是一个细分排名。抓取的更新时间是多少?服装类目,像这种是竞争性比较大的类目,你的更新时间至少得是 8 个小时,最好是 3 个小时到 5 个小时。如果你的抓取的程序没有那么高效, 8 个小时是你的底线。当然了,如果你说我 12 个小时可不可以, 12 个小时可以,但是它可能更新速度会偏慢一点,所以更新时间是越短越好。

当然了,看你的类目,如果你的类目是一些标准品,比如镜子、家居,你完全可以 18 个小时, 12 个小时抓取一次是没有问题的。住宅代理ip我们重点要讲的是生产对接,这是数据化选品最难的一个要点。可能大家会难以理解为什么会难,这是因为数据化选品它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数据抓取阶段,很简单,你把东西抓下来,非常简单。第二个阶段叫做预测,或叫预测阶段。什么意思?你把数据抓取下来了,假设有1万个数据,这1万个数据里边筛选出了 100 个你认为有潜力的款式。你会想为什么它有潜力?非常简单,它的排名一直处于增长的一个趋势。这时候你就做出了一个预测,这个预测就是这 100 个产品,它会有很多产品成为一个爆款或者畅销款。你预测本身没有错,但是你预测到最后的证明,中间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问题就来了,如果你到了证明阶段,再去做生产的对接是来不及了。比如你去生产一件产品,假设你发现 a 产品已经是个爆款了,你再去跟工厂说,我先要做产品。每一个产品它都需要经历,比如打板、速磨、出样,再修改,再订货,再出大货等等这么一个阶段生产流程。流程短,一周长可能要几个月。所以如果等到你证明这个东西是爆款了,再去做,再去协调供应链去对接生产是来不及的。所以这中间难度就难在你要在预测的时候,就已经完成生产对接了。同时,当你证明产品是爆款的时候,你能在极快的速度出大货。这中间就是生产对接的一个难度。一般而言会怎么做?一般而言,当你完成预测以后,你会挑出其中的 10% 5%,有时候只有 1% 的产品认为这些产品能够成为爆款,或者可能成为爆款。当挑出这些产品以后,你就要去做供应链对接了。

怎么做?第一个,首先看市场上有没有供应链,有没有工厂能够直接给你这样产品的现货。把所有这样工厂的联系方式以及供应链资源汇总起来。假设这个产品它未来真的是爆款,你就可以暂时先用这些工厂生产的款式销售一段时间。如果他们销售的好,并且质量不错,你就可以一直用别人的。如果你认为这些工厂生产的东西成本高,质量差,在销售完一段时间以后,你就可以通过自己供应链的资源去把它生产出来。这是第一步。如果你找了一圈,发现没有人在做产品,你可以做第二步。

什么?你先去从你的竞争对手去低价弄到一批商品。yiluproxy怎么弄?有方式很多。第一种,假设竞争对手促销,假设竞争对手的供应链资源你能够获得到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说白了就是你认为你在竞争对手之前,发现竞争对手的款式是个爆款。大家不要以为每一个爆款竞争对手或者自己运营就知道爆款,不一定的,有些爆款运营者自己都不知道,尤其是铺货的运营者,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自己上了个爆款。也就是他一开始对于一个款式的运营是不够重视的。这时候你通过数据化选品,发现你是爆款,而人家自己都没有发现,问题就来了。你可以先去以低价或者是协商或者假冒顾客的方式问他去密钥。一批货买那么十几件, 2030 件,你先把自己的 listing 养起来,这养的过程你就可以自己去协调供应链,去打磨,去出样。等他证明是爆款的时候,你就可以出你的大货,因为你已经完成了前面一批步骤。这就是第二种。

最后一种最传统的了,你既找不到市场上有生产的,生产这种产品。第二种,你问竞争对手去买,价格太高承受不了的话,你只能去利用自己的供应链资源去联系工厂,自己生产。静态住宅代理把这个过程走一遍。它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当你把过程走完一遍,下达订单的时候,后来发现这个产品不是爆款,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款式,中间出现的排名波动只是偶然,这是最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怎么解决?靠经验的积累。数据化选品也是需要一定的数据化选品经验的,不是你一上来看着数据就能选品的,当你的经验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能尽可能避免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