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品道采样和采购中的注意事项

最后更新于:2023-02-24 01:56:36

大家好,我是老魏,我们今天进入到每周的案例拆解课,讲案例拆解课。我先讲我们在前边刚刚遇到的一个同学的案例。易路代理前两天我们孵化营的有个同学拿了一些产品样品让过来,让我给他做评估,也看一看这个样品是否能够去纳入到自己的选品里边去。在拿到样品的时候,我首先就问他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产品的重量是多少?他说我没来得及去撑,对吧?我接着问他说这个产品你是准备怎么组合的?如果你听过我之前讲刚需选品,其实知道我讲的刚需选品是指什么。一个产品可以满足于多个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这个产品的组合,消费者更在意的是它的刚需的怎么样去满足多个消费者的需求,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在于你能够去进入到消费者的应用场景里面去。

当时这位同学拿过来的产品是一个散的,也就他产品必须是套装组合的,必须是套装组合的。所以我就问了他一句话,我说怎么样组合,他说想了一通,他说我可能想 24 个,一脉OK。刚才我问了他重量,我说二十四个是怎么样,多大的重量,又没有答案。而且他拿回来的东西并不是二十四个,拿回来的东西只进京是几个样品而已。所以在这里边我说这样拿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这样拿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你是想 24 个包装包在一起,你拿回来的样品应该是具备 24 个的宝子,你拿回来的一个、两个或者五个、八个,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完整的、完美的呈现出来 24 个的组合的。这是关于这一块。我又接着问,我说竞争对手是怎么卖的?这里边包含的是什么?包含我们在选品的过程中做食堂调研,在选品过程中做市场调研,但是他告诉我,他说我看了有人卖的是 12 个亿卖,有人卖的是 24 个亿卖,还有人卖的是 36 个亿卖。但是我们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如果进京做这些分析是肯定不够的。

我们要分析的是什么? 12 个、 24 个和 36 个究竟是哪一个更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我刚才说了,在你进行一个产品销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个点,进入到消费的场景里边去考虑,如果没有做这一点,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把握的,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

我接着问的是大家的售价是怎么样子的?其实为什么我要问售价也怎么样的?售价组合出来才是最合理的,这个是非非常非常重要的。住宅代理ip同时当前大家的售价里边有没有合适的一个利润空间,有没有看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需要在运营的过程中,或者在选品的前阶段都应该考虑到的。

在线下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提一句话,孙子兵法里面说的那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说的什么意思?yiluproxy说的是我们只有前边做了充分的准准备之后,再真正进入到打仗的环节,你才可能赢。甚至来说,在打仗之前你就知道自己要赢了,而对于败兵来说是什么边上马边备安的我,遇到什么事情再去解决什么事情,甚至来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没有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个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通过刚才的几个问题的拆解,我不知道我们每一位同学是否也是这样,在选品的过程中有做了这样的思考,如果没有做这样的思考,你可能就是什么选择产品之后才发现这个产品有各种的不完美,各种的不具备的那种打造的条件。静态住宅代理这种情况呈现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我们永远都是忙在缝缝补补的状态下,这种情况你再去打造爆款,再去推动你的运营的发展,其实都是非常非常难的,所以这是我们每个人在选品的过程中应该有的思考。基于这种思考,我把整个选品拆了几个环节也。如果我们在做一个选品的过程中拆了,应该怎么样一步一步的去把握,这是我拆的几个部分。当然,关于选品的方法和选品的底层思维,你可以听我成长学院里边的具体的模块,有专门的选品的模块。从底层思维讲的方法,我们在这里不去讲这个事情,我们仅仅去讲在你进入一个选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首先第一个环节,我们进入一个选品的时候,我们要确定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我已经确定要做这个产品了。因为我从通过前边的一定的数据分析得出来一个差不多的结论,我觉得这个产品有非常大的打造成功的几率,所以涉及到哪一样的环节,在哪样的环节。我知道很多的卖家往往是只拿了一家的样品,图片上看着非常漂亮,于是就从卖家供应商这里拿了一家的样品。但是这里我想提醒的是,我们在选品的时候,采购样品的时候,一定要从三家或者三家以上的供应商那里去拿样品,如果只有一家明显的不够。在这三家的供应商拿样品回来要干的是什么?第一件事情是把三家的样品或者多家的样品摆在一起,去进行一个评估。这是我经常给我们孵化营的同学做的事情。我经常开玩笑,我在扮演的一个老中医的角色,大姐把几个样品拿给我,我去进行了望闻问切,这几个方面真是这样在做的。比如很多人拿到的硅胶类的产品,他们会最直接的发现的一点是,魏老师拿到这个产品,手一摸,直接就放在鼻子里去闻了。为什么?因为硅胶类的产品最直接的传递的是硅胶的味道,如果产品最直观的,硅胶的味道是刺鼻的味道,这个产品基本上就不合适的。所以我是老中医一样去看。但是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老中医,一样去评估你的样品。

为什么要从 3 家的供应商或者 3 家以上的供应商,同时哪样?原因在于,如果你只从一家供应商,你得到的结论只有两点,要么是这个产品好,要么是这个产品不好。如果好,你可能去做了,但是好的背后有可能有一个更好的,其他的供应商有可能更好,对吧?或者它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是性价比更强的,这是一种情况。也有可能你拿到这一家的样品的时候,觉得质量太差了,对吧?于是你把产品舍弃掉了。但是供应商的产品不好,不意味着什么,不意味着其他的供应商的产品也不好,你有没有?我们前期是进行了市场的调研,后面去做供应商选择的时候,结果因为一个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好的供应商,你把整个给舍弃掉了,其实也是蛮大的损失的。我想一定有一些卖家会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什么你曾经选过某个产品,拿了样品看了,最后因为一家样品不好,最后你舍弃掉。某一天你和其他的卖家在交流的时候,你在听我课程举例子的时候,你突然之间发现居然有个人用产品赚了很多钱,对吧?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心理的落差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说要从多家供应商哪样去进行一个比重。 a 的怎么样, b 的怎么样, c 的怎么样?三家的比照。如果三家的产品都不行,这时候我们基本上可以从大概率的实践的角度上去判定产品。可能整个市场的产品都不行,但是如果 b 家的不行, a 家的不错, c 家的有点贵。这时候怎么我们应该回到我讲选品的时候提到的田忌赛马,你去选择的是性价比更强的。

还有一点,为什么要从三家都去哪样?我上课的时候经常提一个概念,你的思维,你的行为模式是串联式的还是并联式的?如果你是串联式的,你有没有发现,虽然你可能很努力,但有时候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能够给你,你必须得拿出来那么多的时间。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重叠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其实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会经常跑步,跑步的时候我在干什么?我跑步的时候我在听书的。因为跑步、听书两个是没有耽误的。所以有些同学曾经给我算过,他说魏老师,你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于是我就跟他说,我每天要拿多长时间学习,拿多长时间工作,多长时间处理一些什么什么事情,多长时间去进行一个人的锻炼,结果有些同学非常认真的给我加,总之后他说你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你很明显你时间上对不上。一个人就只有 24 小时,你还有睡觉的时间,有休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工作的时间,整个加下来好像大有 24 了。我说对,你算的是对的,但是有一点你没算。

我在跑步的一个小时里边和我在听书的一个小时里边是重叠式的,这个叫做并联式的对吧?我们在物理学上学电路的时候知道并联与串联,但是这时候的并联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相互影响的,对吧?这是可以去进行的。当然有些事情是不能去进行的。哪些事情不能去进行?比如我虽然在变跑步便听书,我也在开车的时候也会去听书,但是我开车的时候不会去打电话,因为开车的时候打电话,避免有可能会带来的是风险。但是你开车的时候听书,你跑步的时候听书,这时候其实没有什么风险的影响,反而是提高了你的效率,减少了你的无聊感。这是这样的情况。

好,回到我们刚才说找供应商的时候,为什么我要同时从 3 家供应商拿货?原因在于一家供应商从采购到收到样品差不多需要 3 天的时间,两家供应商 3 家供应商,如果我拿了第一家供应商的,拿回来觉得不理想,于是我又去订了第二家的,又订了第三家的,又没配 3 家供应商消耗的时间是 10 天左右了。但是我今天确定要做产品,同时从三家供应商拿样,这时候怎么我只需要三天时间就收到了三家的样品。我把三家的样品做一个横向的对比,又没电。我其实在订阅的过程中,本身做了并联式的处理,提高了我的整个时间,提高我的效率,减速压缩了整个的过程。

这是第一块拿到供应商的货之后要干什么?很多人说拿到之后就是调最好的对不对?要去平台上,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是的,我们要挑好的,但是绝对不是挑最好的。关于这一点,我希望大家再能去复盘一下。我们在选品里边我讲到的田忌赛马的概念。消费者对不同的产品是有不同的品质期望的,所以他的期望绝对不意味着是最好,而是刚刚好。所以我现在拿到 3 家的样品的时候,从质量的角度,我就要去评估谁家的是刚刚好的产品。所以这是我们在选品的时候要考虑多家供应商拿货的。为了节省时间,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同时也为了对三家的产品进行一个横向的对比。这只是质量的一方面。

除了质量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变量是什么,包装是怎么样子的?你会发现从三家供应商如果拿回来的货,包装是不一样的,是纸盒子的包装,是不带包装的,是吸塑的包装的。这三种的包装产生的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它们的重量不同,他们的成本不同,以及他们可能造成的 a b 相关的费用也是不同的,这时候就需要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是最性价比最好的,成本比较低,但是 i b 的费用也不高对吧?这样去取得一个平衡,这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重量和包装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是我经常给我们学员强调,我说你在做的过程中,选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供应商的服务态度纳入到我们的产品品质考核之内。

要做。如果我选产品质量挺好的,价格也合适的,但只有这一家供应商,或者这家供应商的性价比是最强的,但是这家供应商的态度非常粗暴野蛮,我是不会去选择的,因为我经常开玩笑,不能因为一个产品每一次去找供应商拿货的时候,供应商都给你个脸色对吧?要么告诉你没货了,要么告诉你非常强硬的告诉你一些事情,最后结果什么你卖这一个产品气得高血压都能犯了,那是完全没必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选品的时候,供应商的服务态度是产品质量的一部分。我也经常跟大家说,如果我找了一个供应商,这个供应商说你们是做亚马逊的,我说对,我们做亚马逊的能不能拿多少的样品?他说OK,我可以免费送给你对吧?你只需要运费到付就行了。除了这一款产品,我还能够给你,另外其他的几款产品你都可以参考一下,都是我卖的挺好的。对于这种供应商免费送样品,让我自己到付运费的这种供应商,我往往在内心里边是给他加分项的。为什么?因为这种供应商非常熟悉跨境电商的流程,而且他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他知道怎么样去配合他的客户。

我们在和供应商在进入到真正的采购与销售的过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以减少很多的其他的一些沟通上的成本。打个比方来说,某一天你可能想让供应商帮你贴标,供应商可以非常熟练地帮你完成这个事情,你就节省了时间,节省了人力成本。但对于不熟悉,你跟他讲说,我是一个亚马逊卖家,我是一个跨境电商卖家。他说跨境电商是什么?从来没干过,对吧?从来没有接触过。你要知道,这种供应商的沟通成本就高了很多。所以这是我们在选品的时候,要从多个供应商拿样品对样品进行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的一个原因。

除了评估之外,我们还要去注意的一点是,在选品的时候,当你确定一个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思考一点竞品的分析。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竞争对手才是最好的老师。凡是你没有做到的和你没有想到的,你的竞争对手都替你完成了。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我们要思考的是看看竞争对手是怎么样在卖的,他为什么是这样的组合在卖,他卖的价格是多少,他当前的销售的方式里边有多少的利润,以及他的产品的好评和差评是怎么样的情况。我去看一看他的好评反馈的是什么信息,我看一看他的差评反馈的是什么样的信息,有没有面。

当我们能够对这一系列的进行分析之后,这个产品我究竟该怎么样去打造,我的脑子里边就有一个大概的框架了。只有基于这样的大概的框架,你要知道你才更容易去打造起来。所以回到我们刚才说那句话,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怎么先胜?怎么样在你开始打之前就觉得自己赢了。

如果你能够做好竞品分析,把这些竞争对手的整个都分析了,你会变现怎么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对产品整体打造的节奏和循环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一点。所以理解得更全面就能升。我们经常提一个叫做升维思考,降维打击怎么叫做升维思考?你掌握的更全面,你掌握的更立体。如果你只是知道一个单切面,直到一个点,知道一条线,很明显是不够的。要想对整个市场的状况了解的更清晰,更详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看你的竞争对手。所以我在讲选品的时候,我总是在提确定任何一个产品的时候,都要确定 20 个竞争对手,把这 20 个竞争对手进行深度的分析,怎么卖,怎么才能卖得好,以及产品有哪一些不好的点。这些东西你全都可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去搞懂了。

这是竞聘分析的层面上,再一个是什么销售层面上。销售层面上我们要去思考的产品是怎么样组合的,对吧?也我怎么样组合才才能够让自己更有优势?有些同学说你刚才不是说了吗?就要看竞争对手卖就行了吗?看竞争对售卖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静静看竞争对手卖是不够的。为什么?因为竞争对手有可能他的选择不是最优解。所以我们需要基于竞争对手的分析,选择出了我们自己的组合,对吧?你的组合,你的搭配,能够让你的优势比别人更加明显,这是非常重要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在打造的过程中,有一款产品,我是怎么样组合?我是卖了 200 个亿脉,我在销售的过程中做了竞聘,分析竞争对手是多了多少 300 个亿脉。我又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孵化营的有同学说老师,我想试试手也卖产品可以吗?我说可以。于是我们的一个学员也选择了同一款产品, 200 个一卖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后来关注他的 listing 的时候,我说你的 listing 怎么变了?它变成多少了?它变成 100 个亿买了。这时候就形成在整个市场里边形成了三个销售的方式。我的学员 100 个亿卖,我 200 个亿卖,竞争对手 300 个亿卖。这个产品其实是属于零配件类的,其实 300 个亿卖, 200 个亿卖, 100 个亿卖都是 OK 的,因为客户一次只需要一个。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说哪一种方式组合最优?我给大家说一下价格,你就会感受到哪个最优了。当时的时候我的学员挑称了 100 个一麦的时候,它的价格是多少? 100 个 7. 99。我的 200 个的是多少? 8. 99 竞争对手的 300 个是多少? 14. 99。在这整个对比的过程中,我们想一下, 100 个 7. 99200 个 8. 99。作为你要是消费者,你看到这两条产品,你会去买哪个?我想答案是必然是 200 个的。为什么必然是写 200 个?因为很简单, 200 个看起来性价比最优。为什么我 200 个可以卖到 8. 99,而我的学员 100 个单面到 7. 99 才有利润?因为我们知道亚马逊上 FB 的费用是非常大的,对吧?作为这种低单价的产品,又相当多的被亚马逊收走了。这时候你要注意一下,我的 8. 99 和他的 7. 99,我们给亚马逊 ID 出的价格是一样的,出的是一样的。下面只有一个东西不一样了。

什么东西不一样?也就是你的成本和利润编辑点不一样了,成本和利润编辑点的区别在于什么?区别在于我们究竟多出来 100 个的成本是多少,对吧?我现在给大家一个答案,多出来的 100 个,我知识多了,大概有 3 块多钱的成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比我学员多了 100 个产品,但是我还比他多了 3 块钱的利润。有没有配这个里边是很微妙的。

这样一个组合,为什么另外一个卖家卖了 300 个,卖了 14. 99?原因很简单,原因在于 200 个的包装是装不下他 300 个的,他如果 300 个组合,他必须用更多的更大的一个包装盒。这时候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他的 FB 的费用就比我 200 个的更高。所以因为更高了,他就需要怎么需要销售价格更高一点。这时候如果你还是消费者,我们再来对比,有个 200 个的 8. 99,有个 300 个的 14. 99,你会买哪一个?答案又是一目了然的对吧?所以你会发现,这样的产品组合里边是需要我们怎么样去做。

我们确实看到了别人在卖,看到了竞争对手在卖,但是真正最后的组合需要落到你自己身上,你得做出了一个最佳对比的组合,用这样一个最佳的匹配的组合呈现出来,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的性价比是最强的。这是我们在销售的时候必须去考虑的。也就你其实要考虑两方面,第一个,你的组合能够满足于当下的消费场景里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第二个,你能够在竞争端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提到这里,我还不得不还必须再强调,你在我整个课程里边一定会听到我多次提到的一点,就叫做换位思考。我提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我就会反复强调,作为一个亚马逊的卖家,或者你觉得你是一个销售人员,或者你觉得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换位思考的心态。 a 方面,你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我这个产品。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买不买单,我不买单的原因在哪里?我买单的看点在哪里?我在意的是哪个点我去买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你要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上去考虑,也就是如果我和竞争对手对比的过程中,我比竞争对手的优势在哪里。你要知道,竞争对手有可能,虽然我们不是当面的打架,但是竞争对手的每一个出招都是为了比你表现更好。你要学着站在竞争对手的立场上去攻击自己,看看能不能避竞争对手,能不能形成一个绝对的优势,让竞争对手在你面前占不到便宜。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什么?第三点是我们需要在平台的角度。我们在亚马逊平台上去做事情,对吧?我们是亚马逊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我们经常说乖孩子才有糖吃。如果你在平台上去通了很大的路子,这时候你会发现什么?你永远都忙着到处奔波救火,这个是不可以的,比如最近有很多的卖家卖到口罩之类的产品。

今天上午我在录节目之前,还有同学在问我一个问题老师,我的账号受限了,因为我卖口罩受限了,我怎么申诉?我说没有什么可申诉的,因为当前的形势来说,口罩类的申诉不出来。他说我的钱该怎么回来。我说钱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按照正常的,你需要等 3 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亚马逊会不会放钱不确定。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对于一个卖家来说是很打击的。你本来期望去赚一点钱的,结果因为你卖了疫情类相关的产品,结果是躺枪了也好,或者中枪了也好,总之账号死掉了,整个运营的节奏打乱了。

这是我说的。换位思考,要做三方面的,一个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一个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还有一个站在平台的角度。当然我提醒你可以做第四点,跳出自己看自己。我们每个人看自己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帅,都觉得自己能力很强,都觉得自己是最完美的,最好的。但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盲点,都有不足的地方,所以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你能够跳出来自己看看自己,对吧?当你看到自己的时候,你可以回心的一笑,说就是个SB,对吧?你有没有发现你 s b 的方面的东西,你也有办法去把它解决了,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这是我们从销售的层面上要去做的。怎么样去思考销售组合?你的销售组合是需要有这 4 方面的换位思考来支撑的,当你能够做到这些,你对整个状态的理解就更全面了。只有你对这些理解更全面才能。怎么样才能够做得好。还有一点是什么?还有一点就是我们销售前的准备,选择产品不容易,但是选择产品之后,我们需要做一个通盘的考量。有些卖家我选了一个产品了,于是怎么?于是快速的订了一批货回来了,结果订了一批货回来了之后,就会发现遇到了麻烦事了,怎么发布产品的时候,这个类目需要去进行分类审核的,需要提交各种认证的对吧?转成 i b 发货的时候又发现产品还有危险品审查等等一些因素,所以我经常提醒,在你确定下了一款产品,通过我们刚才说的从三家供应商拿样,拿回来样品之后,觉得这个产品还不错,可为左对吧?从 3 家a、b、 c 三家里边选择了某一家之后,你准备进入到正式的销售。

之前有一个事情,销售前先试着发布一下。所以我经常把这个地方叫做两点。第一点是什么?第一点是先去创建一个 listing 测试,发布一下。甚至我知道有些同学在整个运营的过程中,发布很少的listing,根本就没有练过,每一次发布 listing 的时候都是磨着石头过河的。感觉。这个还不够的,你必须把这个东西练得足够熟练,因为熟能生巧,只有在足够熟的时候,你的 listing 呈现出来才可能看起来更完美一点。所以这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除了之外,发布完产品,如果在发布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分类审核,你就要思考这个产品我要不要做这一类,如果要做这一类,你去进入分类审核对吧?分类审核有很多种方式,第一你自己准备各种的资料去提交,第二是在市面上找中介招服务商去替你解决,花不了多少钱,解决了这个类目的销售问题。如果产品没有分类审核,接着我们进入到第二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是什么?第二个环节就是我把发布好的那条 listing 转成 ID 发货的方式。

在转的过程中,我要看一看有没有危险品审查,如果有危险品审查,需要做的是什么?需要做的是等着危险品审查过了之后,再去进入到采购样批量采购的环节。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原因非常简单,当我们只有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才不至于一进了 500 个货, 1000 个货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边了。

发现这个类目你做不了,对吧?有些事我要做,对吧?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如果某一个类目正好分类审核很严,进行了半个月,一个月还没有分类审核下来,我们很多人对这个产品都没兴趣了,你对这个产品没兴趣了。如果你手中只是有 3 个样品,而没有订一批量的货,这时候没什么损失的。

但假设你订了 1000 个货回来了,你对产品有没有兴趣了,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对吧?所以这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也所以要提醒哪位同学,在发布产品之前,在准备进行销售之前,一定要进行两个测试,先发布产品,看看有没有分类审核,再转成 i b 发货,看看有没有危险品审查等等一些你预料之外的事情。如果有,先把这些事情进行完,再去进行定义。

采购进入到采购环节了,也就现在我们都确定了产品。OK,前面的进行都没问题,我也拿了样了,我也试着发布了,都没问题,现在要去采购了。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你去思考的是你产品怎么样?包装对吧?这个产品我是多少可以包装?我可能需要额外的定制一个包装,但这个包装不是指包装盒,不是指我非要掏 3 块钱去做一个彩盒。包括什么?包括你用一个普通的一次性的袋子对吧?白色的珠光膜的袋子, 1688 还可以搜索得到对吧?用这样的袋子去装,或利用一个简单的小白盒去装,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是不是需要去准备这些包装的材料?如果供应商能够直接完整的产品呈现给你,你自然不需要这些。但是如果没有,你需要进行二次包装,你就需要准备这些耗材。除了这些之外,你还要想的是,今天你要发这 1000 个货,订这 1000 个货回来大概是有几箱,你需不需要外箱对吧?需不需要定制一个纸箱去发货?如果需要,去 1688 上去买对吧?还有是什么?

还有产品的需不需要贴标签?标签你有没有?需不需要贴logo?你有没有做对吧?也?我封箱的时候是用黄胶带还是,透明的胶带,这时候我们家里边有没有,对吧?这一系列的东西,整个考虑下来,你还要思考的是,我这 1000 个货大概有多重,对吧?如果这 1000 个货是有 100 公斤,你要思考的是,我这 100 公斤的货应该怎么发货?全部发快递?当前的快递是多少钱一公斤?还是分出了一部分发快递,分出了另外一部分发空运?如果是的话,那我该从谁家发货呢?是不是需要两三家物流商的一个对比?我向张三家、李四家、王五家去问一问,我当前有 100 公斤的货,你们能不能给我报个价?你没病。

这一系列打下来之后,你全部都做了,你的脑子里边已经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整套的方案,有了这整套的方案,我们在选品拿回来之后,整个节奏就会快了很多,而不至于当我们所有的走到环节,站到那个位置的时候才发现我下面少了一样东西。如果是那样,你会发现什么?你的整个进程就慢了很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时间管理,效率管理,怎么样去管理,我们能不能快速的把我们该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梳理,梳理完之后让我们能够更符合逻辑的,更符合能够提高效率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方向去进行这样事情的推进。

这是我们在选品的过程中我一般经常会给我们学员讲到的这种选品的流程。我也希望通过这一点分析,你去核对一下你自己在运营的过程中是不是这样做的?当然你可能有更比我更好的方案,如果有也欢迎你可以在我们的 APP 里边留言。如果是在其他的平台上,比如喜马拉雅节目里面听到的这期节目的同学,也可以关注我们的老微读书APP,这里边每周会有一个案例的拆解,我也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拆解的能够带着我们大家一起去思考亚马逊运营这个问题。所有的案例拆解都是来自于我日常和卖家交流的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如果你日常有问题你也看,可以把你的问题拿过来,我们一起去讨论分享。好了,谢谢大家,我们下一讲再见。